查看原文
其他

假如没有祁连山

范轻舟 我们的河 2022-04-02

一个专注河流历史地理的公众号。关注请点击↑ 本文是《我们的河》第 87篇原创文章。


假如没有祁连山,河西走廊和青海省省会西宁所在的湟水河谷也将不复存在。或许也就不会有了丝绸之路和后世中国的汉唐盛世。

 

祁连山造就的河西走廊和湟水河谷

 

广义的祁连山山脉西讫阿尔金山,东至黄河,介于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之间。几乎与中国的南北自然分界线,小弟秦岭平行、重叠。




主峰最高海拔5547米的祁连山,北坡自东向西,造就了石羊河、大黑河、托来河-北大河和疏勒河以及党河等多条河流,从而在北面蒙古高原南缘浩瀚沙漠里造就了一串绿洲串联起来的河西走廊。


石羊河水系灌溉平原和城市饮用水形成了今天的武威(凉州)城市群;大黑河水系形成了张掖(甘州);托来河-北大河形成了酒泉、嘉峪关;疏勒河形成了瓜州、玉门关;党河形成了敦煌和古阳关。

 

祁连山北坡水系里,最大的大黑河水系古称弱水,中国历史上的居延泽,就是它的充沛水量在今天武威往北的沙漠腹地里。虽然今天已经消失,但正是黑河的存在,形成了内蒙古西部,阿拉善沙漠里的重要城市,看胡杨林的所在:额济纳旗。


祁连山南坡有大通河(古称浩门河),以及湟水河谷。浩门河水草丰茂产中国号称龙驹的好马浩门马。湟水河谷则形成了青藏高原北缘最大的农业和人口区。青海省西宁的所在地。形成了今天青海人人口和城市最集中和密集的地区。同时,湟水河谷还是进入西藏的必经要道。文成公主便是从此处进藏。

 

可以说,一条祁连山,形成的南北水系,构成了中国中原地区通往西域和青藏的要道。

 

中国北方各族人民都爱祁连山

 

祁连山雪水带来的丰饶农业以及畜牧业,乳酪和牛羊,使得直到今天,中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都还能和祁连山扯上关系。


在汉代中国人认识到河西走廊的绿洲的交通和商业价值——其可以通往西域以及更遥远的西方世界——之前,祁连山属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祁连这个名字便是,匈奴语中天的音译。

 

祁连山北坡和南坡,汉代之前,这里是大月氏、匈奴和羌族的牧场所在地。汉武帝经略河西走廊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和湟水河谷,正是为了阻断北坡河西走廊的大月氏、匈奴和南坡湟水河谷的羌族的联系,断匈奴之右臂。张掖,张臂掖弓之义也。

 

历史上,祁连山山系南北两侧,除了匈奴和大月氏等突厥种游牧民族,东北方的东胡民族鲜卑族(魏晋时期的秃发鲜卑和南北朝时期的吐谷浑)甚至也大老远跑到河西走廊和湟水河谷不愿意走了。

 

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地区建立的五个小国: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西凉中,除了前凉和西凉是关陇张氏、李氏汉族军阀集团所建之外,后凉则是氐族吕氏所建,南凉是鲜卑人所建,北凉是卢水胡人(生活在祁连山北坡卢水地区的匈奴人)所建。

 

生活在湟水河谷的吐谷浑,和后来的藏族祖先吐蕃,甚至一度能和中原王朝抗衡。

 

再到后世,擅于经商的回族等穆斯林和维吾尔族的一支(甘州回鹘)也在元代之后迁居河西走廊商道。


直到今天,祁连山南北两侧,分别着若干民族自治县,聚居着蒙古族、藏族和回族等穆斯林民族。

 

河西走廊在魏晋十六国时期,前凉王朝的末代皇帝张天锡,被苻坚灭国以后,又被裹挟南征东晋,淝水之战趁乱,张天锡居然成功逃到了东晋王朝。当被当时的南朝名士王道子问及其“西土所出”(有什么特产)时,张动情地回答:“桑葚甜甘,乳酪养性,人无妬(妒)心。”(《晋书列传五十六》)

 

祁连山冷冽雪水的充沛,保证了祁连山南北两侧灌溉农业和畜牧业的发达。河西走廊山丹县的山丹军马场曾经是中国最知名的军马场。


河西走廊和湟水河谷的商道纵横和连通西域、藏羌和中亚、南亚,又使得各种物品和文化在河西走廊孕育生根。

 

据说,当年匈奴在被汉武帝赶出祁连山和失去了河西走廊之后,曾经悲愤唱出:“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河西走廊多丹霞地貌,焉支山可能就是指其一。不管这个歌谣是汉朝人编的还是,匈奴真有其歌,都说明了各民族久远时代以来对祁连山的无比热爱。




喜欢本文请点击赞赏给予鼓励↑



阅读更多内容请长按以上二维码加关注微信号:我们的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